1951年,北京公安局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,信中透露,举报人刘其昌曾是原东北抗日联军的一名干部,然而他背叛了革命,投靠了日军,成为了日本特务的走狗。基于这封信提供的信息68配资,公安机关迅速展开了调查,很快就找到了刘其昌的下落。
刘其昌被捕后,在审讯过程中为了减轻自己的罪责,主动提供了一个关于杨靖宇烈士牺牲的重要线索。刘其昌坦言:“杨靖宇并非自杀,而是被一个隐藏在解放军队伍中的凶手所致命,那个罪魁祸首仍在大陆。”这一信息让公安机关十分震惊,他们立即启动了调查,试图揭开杨靖宇牺牲的真相。
杨靖宇的牺牲一直以来存在着不同的说法,但刘其昌的供述是否真实呢?公安机关能否找到真正的凶手?
展开剩余87%1938年,日本实施了归屯并户政策,旨在将各个村庄的居民集中安置,建立所谓的“集团部落”,以切断百姓与抗日联军的联系。这个残酷的政策让抗日联军的处境愈加艰难。为了应对给养问题,杨靖宇决定带领主力部队向北移动,而他则带着一小队战士去村庄寻觅食物。
不幸的是,他们遇上了敌军。在一场激烈的战斗后,杨靖宇身边的战士只剩下六名,其中四人已经受伤。伤员被转移后,剩下的两名战士继续寻找粮食,结果也不幸被敌人杀害。
战友接连牺牲,杨靖宇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独自一人寻找食物。当他经过蒙江县的保安村时,遇到了四个正在砍柴的农民。他拿出了自己仅剩的钱,希望能购买一些食物和棉鞋。然而,领头的农民并没有按杨靖宇的要求帮助他,而是背叛了他,将杨靖宇的行踪泄露给了日伪特工。
杨靖宇陷入了敌人的包围圈,与敌军展开了孤立无援的激烈搏斗,最终英勇牺牲。敌军残忍地将杨靖宇的遗体带到县城,砍下了他的头颅,放入玻璃箱内游街示众。杨靖宇的遗体被遗弃在蒙江县的郊外68配资,直到后来才被送往伪满洲国的伪都新京。这一惨烈的死亡,成为了中国人民心中的痛,并且是中国共产党遭遇的巨大损失。
杨靖宇的牺牲最初曾引发了关于他死因的多种猜测。敌伪的档案中有这样的记载:“根据农民的指引,杨靖宇逃到了山中,敌人追击时,枪声连响,杨靖宇仍未中弹,最后敌人一枪命中,杨靖宇倒地。”然而,这种模糊的记载让许多人对杨靖宇死亡的真相产生了疑问。某些人甚至猜测杨靖宇在生命最后时刻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。
在那个时期,有传闻称,杨靖宇牺牲时,保安村的村民蔺长贵曾在三道崴子砍柴。当时,蔺长贵被敌人扣在山下。杨靖宇牺牲后,蔺长贵使用小爬犁将杨靖宇的遗体运下山,后来又转交给军车运送。尽管蔺长贵并未亲眼目睹杨靖宇牺牲的全过程,但他听说杨靖宇临终时高喊:“宁死不吃满洲国的饭!”并自杀。这一说法在当时获得了广泛的认同,几乎没有人对此提出质疑。
然而,直到1951年,公安机关收到了一封匿名举报信,揭示了杨靖宇牺牲的真相。信中提到,刘其昌曾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干部,但在后期背叛革命,投敌投靠了日本。信的内容一一列举了刘其昌的背叛行为,信的真实性也因此受到重视。
收到举报信后,公安机关立即展开了调查,很快找到了刘其昌。当刘其昌被捕时,他大声喊冤,声称自己没有做错。然而,当他看到举报信中所提到的细节后,他的态度迅速发生了变化,低头承认了自己曾经的罪行。公安机关表示,如果刘其昌能够提供有价值的信息,帮助肃反运动,他们可能会考虑减轻他的惩罚。
刘其昌在心头一亮后,主动提出了一个信息。他回忆起几天前,自己在街上碰到的一位熟人。那天突然下起了大雨,刘其昌没有带伞,他跑到一个人身边想共用伞避雨。当他看到那人时,忽然愣住了——那人正是程斌,他正是杨靖宇牺牲的幕后黑手。
这个消息让公安机关大为震惊,但他们仍然保持警惕,认为刘其昌可能是在逃避责任,用这一信息来博取宽大处理。然而,经过进一步的询问,刘其昌详细叙述了那天的经历,并指认程斌为杨靖宇的死因。当时,程斌正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师的师长,也是杨靖宇最信任的助手。刘其昌透露,程斌如今已经混入了解放军,并担任了华北野战军的一名指挥员。
公安机关决定迅速展开调查,并将这一线索上报至上级。经过进一步的证实,程斌的身份逐渐浮出水面,并被确认就是那个直接导致杨靖宇牺牲的凶手。公安部批准后,程斌于1951年4月28日在北京东单牌楼胡同的家中被捕。程斌落网后,杨靖宇牺牲的真相得到了进一步揭露。
杨靖宇,1905年出生于河南确山县李湾村的一个贫农家庭。自幼身材魁梧,勇敢刚毅,对不公正的事情总是敢于挺身而出。从小,杨靖宇就立志要成为一个能为百姓除害、救人民于水深火热中的英雄。为了实现这一目标,1927年,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,并在河南省委工作。由于领导秋收起义,他三次被捕,后来响应中共中央号召,前往东北参与抗日斗争,并在期间两次被捕。
在与日本侵略者的斗争中,杨靖宇担任了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,并在他的领导下,抗联第一路军在长白山一带打击日伪军,逐步扩大了抗联的影响力。随着全国抗战的爆发,杨靖宇带领第一路军积极开展敌后游击战争,成功进行数百次战斗,牵制住了大量日军入侵。
杨靖宇与部下的关系十分融洽,特别是他与抗联一军一师的师长程斌,堪称知己。程斌1911年出生于吉林省伊通县,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,之后成为东北抗日联军一军一师的师长。程斌在杨靖宇的帮助下不断成长,两人建立了深厚的情谊。
然而,随着日伪对东北抗联的大规模围剿,程斌逐渐发生了动摇。在一次决定性的战斗中,他被日伪军通过家庭成员的威胁逼迫投降。程斌选择叛变,最终为日伪军效力。
他的背叛让抗日联军遭受重创,甚至为杨靖宇的牺牲提供了直接帮助。在程斌投敌后,曾参与过多次讨伐杨靖宇的军事行动。最终,程斌被捕,并在1951年受审。经过深刻的调查,程斌被判定为杨靖宇牺牲的罪魁祸首。
在程斌的背叛过程中68配资,张奚若,一个日伪军中著名的枪手,也在杨靖宇牺牲中扮演了关键角色。尽管张奚若被揭发,但他并未受到应有的惩罚。直到1965年,王佐华在监狱揭发了张奚若才被再次审判。然而,令人遗憾的是,张奚若最终只被判刑两年,并在
发布于:天津市策略赢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